发布时间:2021-04-06 08:45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电子信息产业网消息:
“芯机联动是举国体制的战略选择,核心问题就是要提升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下游的带动性。”在刚刚结束的江北新区“芯机联动”论坛第三期——芯片与整机企业供需对接交流会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芯火创新基地建设专家组组长严晓浪教授表示,要将芯机联动战略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芯机联动,顾名思义是要加强整机企业与芯片企业之间的联动,以整机升级推动芯片研发,以芯片研发支撑整机升级,从而打造芯片与整机互动发展的大产业链。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ICisC)作为全国首批芯火创新基地,以芯机联动作为重要抓手,深挖企业需求,加强资源联动,助推项目落户,持续开展系列供需对接会,促进产业集聚,助力区域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早在中心成立之初,芯机联动相关工作就提上日程,日常的积累为成效勃发奠定基石。从2020年第一期芯机联动论坛开幕至今,200天不到的时间,芯机联动更是“跑”出加速度。
一、全国首个,这个“芯机联动”联盟不简单
紧抓产业痛点,创新勇闯“芯”篇,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
严晓浪教授曾说,目前,国内芯片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占有率、自主化程度都较低,整机能力强,但芯片能力弱或无芯片的企业芯片一旦卡脖子,无芯即无机。而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小且散,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整机若是不采用,有芯变废芯。采用芯机联动战略,可以促进国产芯片应用和发展。
2020年9月3日,第一届芯机联动论坛上,全国首个“芯机联动”联盟在南京江北新区成立。联盟的快速成立给整机企业和芯片企业对接搭建了桥梁。
联盟范围覆盖芯片-整机-系统-应用领域,是全国首个旨在促进芯片企业和整机企业协作的联盟。其立足于集成电路,协同设备、材料等支撑产业,重点围绕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及整机应用企业,致力于构建芯片与整机互动发展的产业生态,打造立足江北、辐射长三角,影响全国的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平台。
联盟由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联合8家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共同发起建立,联盟成立当天,有45家理事(成员)单位加入,2021年伊始,又有15家成员单位增补进入联盟。加盟数量之大,速度之快,是企业对于联盟的认可,是企业从“心动”到“行动”的悄然转变。
二、加强资源联动,推动产业集群建设
滴水成湖,吹沙成陆。“首个”在一次次闯关里被摘得,但真正体现出水准和底蕴的,其实是从纪录到平常的过程。
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发现企业需求并与联盟中资源进行匹配推荐,这对于芯机联动工作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
2019年,龙芯中科南方总部落户南京江北新区,并成立龙芯中科(南京)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已在信创、教育、芯片研发三大业务板块开展工作。龙芯中科致力于龙芯系列CPU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作为一个CPU厂商想要可持续发展,与整机企业联动是主要方向。龙芯中科是首批入驻芯机联动联盟的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联盟积极匹配资源,在清楚企业需求前提下,龙芯中科与南京产业链企业形成了高效生态合作机制,围绕新基建下本体安全需求,与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基于龙芯2K1000和3A4000处理器,共同打造了符合本体安全要求的国产龙芯系列主板和整机解决方案。
联动成果的诞生是联盟工作最大的认可,这样的故事不计其数,但也正是这样一日一日的对接服务,联动起得不仅是企业的资源,更为整体产业生态打造打下坚实基础。
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驰科技)和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泰车联网)先后“扎根”南京江北新区,原本互不熟悉的两家企业却因为一场论坛达成了联动合作意向。芯驰科技专注汽车智能化,为“软件定义汽车”提供坚实的车规级硬件基础。芯机联动论坛第一期时,国产化智能驾舱解决方案被发布展示,这发布的背后就有芯驰科技以及新睿信智能物联研究院(以下简称新睿信)的共同努力。创新的方案吸引了更多“盟友”交流对接,博泰车联网就在其中,通过交流碰撞很快双方就达成联动合作意向。
企业资源对接只是一方面,作为能解决国内卡脖子技术的国产化智能驾舱解决方案也成功吸引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汽智联)的关注,从而得到进一步推广。从芯片制造到解决方案推出,再到方案深化推广,生态体系在一步步建立。
加强资源整合,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吸引全国百强电子信息企业150余家,推动40余家整机与本地芯片企业对接,助力促进5家国际领先的芯片企业发展,10家国内一线芯片企业在南京江北新区设立研发中心......这一串串数据就是芯机联动交出的答卷。
除了日常服务,每届产业发展论坛和芯机供需对接会更是芯片和整机企业联动合作的盛会。2020年9月3日,首届芯机联动活动以“芯机联动,创芯未来”为主题,重点围绕集成电路芯片与整机应用企业联动需求,聚焦产业,碰撞思想;2020年11月26日,江北新区“芯机联动”论坛第二期,聚焦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推动信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3月25日江北新区“芯机联动”论坛第三期,重点关注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等领域,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联动式合作、协同化发展。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三期活动为相关企业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每期的供需对接会也都“瞄准中心”,精准发力对接服务。南京大鱼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裁段辉说:“我们公司是新加入芯机联动联盟的,联盟是一个很好的对外窗口,能让更多人知道大鱼半导体,公司也能更好的和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
南京江北新区近50家集成电路企业携手亮相展示;3场论坛,10场供需对接活动,促成多项联动意向,在展示企业形象的同时,也在助推南京江北新区“芯片之城”对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的倍增效应。
三、项目联合落地,助力国产芯片应用
芯片支撑整机服务,整机引导芯片服务,这是芯机联动的宗旨。不管是整机企业芯片定制、国产芯片应用适配,还是整机市场/供应链对接、整机项目落地,达到成效才能真正助力产业发展。
先行对接沟通,把合作意向带到论坛和供需对接会上,龙芯中科与南京熊猫电子的实际成果发布“带了个好头”,这也是基于芯机联动意向产生的首次实际成果发布。目前,龙芯中科与南京熊猫电子,新睿信与高端智能家电创新中心、国汽智联,芯驰科技与博泰车联网,南京芯视元电子有限公司与南京睿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都双双达成联动合作意向,强强联手,静等花开。
在有合作意向的同时,芯机联动也在不断探索一种新的联动落地模式。其实早在第一届“芯机联动”发展论坛上,建立芯片-整机联合实验室这种新模式就被很好的验证。
在南京江北新区芯机联动工作推动下,汽车基础软件及AUTOSAR创新实验室、高端智能家电创新中心基础软件实验室、芯机联动(AR/VR)国产技术支持中心等一批创新联动机构落地南京江北新区。
汽车基础软件及 AUTOSAR 创新实验室致力于汽车基础软件、评测工具的研发、评测和标准化的研究,以及 Autosar 规范的创新和推广;高端智能家电创新中心基础软件实验室主要面向智能家电终端的微内核操作系统以及基于安全数据采集、共享和交换的智能家电 AI 的相关研究;芯机联动(AR/VR)国产技术支持中心为国产 AR/VR 智能终端提供技术指导、软件开发支持环境等服务,以降低国产系统创业的难度和投入成本。
创新探索不会停止,有了线下的应用适配,联合攻关,自然带动攻克线上难关的决心与动力。未来芯机联动工作还将推动芯片应用市场基地建设,积极构建线上供需对接平台。
四、推动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南京芯火平台
短短半年,芯机联动工作分秒必争,虽已结有果实,但新芽依旧繁茂。
成为促进产业联动生态体系建设的“粘合剂”,成为高端技术联合攻关及应用适配的“重要平台”,成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联系纽带”,成为集成电路产金融合的“重要渠道”,成为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的“沟通桥梁”,这是芯机联动工作的愿景。
在“十四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要求下,南京江北新区芯机联动工作将紧扣国家战略导向,大力促进产业集聚,推动企业强化核心技术能力,助力领军人才团队建设。未来,芯机联动联盟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色,重点考量拉动区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应用领域,持续开展系列供需对接会,为集成电路产业链生态建设、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芯机联动是助力集成电路产业链生态建设的实践,也是打造“芯火”创新基地的重要实践。
2016年6月全国首个涵盖全方位产业要素的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ICisC)成立,同年12月入选首批国家芯火平台。
促进集成电路创新创业、促进人才与技术集聚、自主芯片与整机应用的对接、促进资本与集成电路的结合、建立“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的产业生态体系是芯火平台的使命,也正是ICisC的使命。
过往的5年中,南京“芯火”创新基地促进了400余家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南京江北新区,实现了南京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支撑区域集成电路设计工艺超越16纳米,先进制程年服务次数提升超过50%;牵头启动EDA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三个国家级创新中心的建设,支撑我国IC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孵化多个国际领先的独角兽级国产芯片企业;建立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全国首建集成电路产业大数据平台、全国首个区域性芯机联动联盟.......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ICisC),这个“芯火”创新基地以创新走出了独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未来,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ICisC)将继续围绕“市场、产品、企业、人才、创新、生态”产业要素六位一体,紧跟国家战略导向,探索并践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律。以产业智库为基础,以NICU和ICisC两大平台为载体,以“人才培育、创新孵化、生态打造”为抓手,助力“芯火”平台升级,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5vip太阳集团登陆 京ICP备140372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000088 职称评审